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6卷  第6期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污染来源实时预报系统的构建和初步应用
徐峻, 何友江, 党鸿雁, 何耑士, 杜晓惠, 龚安保, 戴学之, 唐伟, 刘世杰
2016, 6(6): 523-531.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76
摘要:
基于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型和源示踪技术,构建污染来源预报系统,实现了京津冀地区污染来源的实时预报。针对预报中最迫切的时效限制,在系统的源排放预处理、污染物来源贡献计算方案、业务化运行等方面进行特别的设计,主要包括:开发出快速源排放前处理技术;通过试算确定了分区域和行业的污染来源追踪方案;采用目前2种主流的并行计算方式混合编译区域空气质量模型并运行;设计了业务化运行中多任务的分布式计算方案,以充分利用计算资源。这些优化措施有效地缩短了预报时间。目前系统已处于业务化运行阶段,每天08:00之前,预报出未来3 d的区域空气质量,同时给出关注区域主要污染物分区域和行业的来源贡献状况;系统已应用在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后评估,以及2015年11月底—12月初京津冀重污染预警等应急工作中。
2014—2015年关中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对比分析
董娅玮, 李杨扬, 杜涛, 唐小威, 马震
2016, 6(6): 532-53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77
摘要:
利用2014—2015年关中地区6个城市6种大气污染物(PM10、PM2.5、SO2、NO2、CO、O3)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就全年的综合情况而言,影响关中地区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依次为PM2.5、PM10、NO2和O3,呈现以颗粒物污染为主的复合型污染特征。PM10、PM2.5、SO2、NO2、CO浓度的月变化特征均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O3浓度则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2015年关中地区各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2014年同比均下降,但平均优良天数仅占全年的71.9%,污染现状仍然不容乐观。2015年关中地区SO2、NOx和烟(粉)尘总量的减排对减轻环境空气污染起到重要的作用,采暖期内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 
水污染治理技术
水解酸化废水作为反硝化碳源的过程特征及其动力学分析
郭晓娅, 年跃刚, 闫海红, 殷勤, 高鹏
2016, 6(6): 539-546.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78
摘要:
将淀粉废水预处理过程中的水解酸化调节池出水引入到缺氧池中作为反硝化碳源,在解决脱氮过程中碳源不足的同时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操作条件:温度为40 ℃,pH为7,C/N为7。测定了最优条件下水解酸化废水作为碳源的反硝化速率为4.66~14.22 mg/(g•h)(以NO3- -N计)。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水解酸化废水作为碳源的反硝化过程:系统中可识别出3个荧光组分,包括类色氨酸荧光组分1(225、275 nm/350 nm)和3(220、275 nm/335 nm)、类络氨酸荧光组分2(230、275 nm/305 nm)。组分1和2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先升高后降低,直至最后荧光峰消失;组分3的荧光强度与组分1荧光强度显著负相关;总荧光强度随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改良A2O升级沈阳得利满AO工艺的可行性研究
赵蓉, 郑涛, 孙晨, 王思宇, 郭鹏翔, 田智勇, 向连城, 李海波
2016, 6(6): 547-55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79
摘要:
以国电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20万t/d沈阳得利满AO(SDAO)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原SDAO工艺初沉池及污泥恢复区改造为厌氧区和预缺氧区的方式升级为改良A2O工艺,并考察了升级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温度、CODCr/TN,CODCr,TN和TP浓度分别为(12.2±0.5)℃、4.0~6.0、200 mg/L、35.9 mg/L和3.05 mg/L条件下,以醋酸钠(折合成CODCr为50 mg/L)为外加碳源添加至进水,改良A2O工艺出水的TN、NH4+-N、TP浓度及CODCr分别为11.8、1.34、0.17和31.7 mg/L。改良A2O对CODCr和NH4+-N的去除率与原工艺相似,且均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TN的去除效率由35.5%提高至67.8%;原工艺不具备除磷功能,改良A2O工艺对TP的去除率达94.3%。综上所述,SDAO工艺在未增设构筑物的条件下完成了工艺的升级,升级后的改良A2O工艺实现了氮磷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我国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现状与污染控制建议
艾恒雨, 孟棒棒, 李娜, 俞哲彬, 黄启飞, 田书磊
2016, 6(6): 553-55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80
摘要: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是膜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副产物,相比垃圾渗滤液,具有更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无机盐和金属离子,且生化性较差,若处置不当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通过对国内外膜浓缩液处理典型工艺的分析,探讨回灌、高级氧化、蒸发、“预处理+高级氧化+深度处理”等不同工艺的处理效果、存在问题以及工程应用现状。根据实际调研情况,我国膜浓缩液的安全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高级氧化、浸没燃烧蒸发(SCE)和机械式蒸汽再压缩(MVC/MVR)等工程应用技术也仅为小试或中试规模。为有效保障我国膜浓缩液安全处置,建议从源头减少膜浓缩液产量,改进并完善已有膜浓缩液处理技术,开发膜浓缩液资源化利用技术,妥善处理膜浓缩液二次污染物。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异位热解吸技术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和发展
杨勇, 黄海, 陈美平, 李鹏, 牛静, 张文, 徐峰, 何云飞, 田立斌, 杜伟
2016, 6(6): 559-570.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81
摘要:
热解吸技术以其高效、快速、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国外污染场地的修复项目中得以广泛应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国内相关的研究工作与工程应用发展迅速。介绍了热解吸技术原理、适用范围、分类及影响因素,国外热解吸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历程及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了热解吸技术在国内发展及应用特点和自主研发的装备工程化应用的现状;总结了该技术在国内工程应用过程中暴露的技术瓶颈与产业化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与建议。
对二氯苯与Cd复合污染对毫米级根际微域土壤酶活性的联合毒性效应评价
孙福红, 周启星, 陈艳卿
2016, 6(6): 571-57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82
摘要:
通过多隔层根际箱培养试验研究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对二氯苯(1,4-DCB)和重金属Cd单一与复合污染对不同作物毫米级根际微域土壤脱氢酶和脲酶活性的毒性效应,并利用联合作用模型分析二者联合毒性效应的作用类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4-DCB单一胁迫抑制大豆各毫米级根际微域土壤脱氢酶活性,但能促进脲酶活性;低浓度1,4-DCB抑制小麦根际微域土壤脱氢酶和脲酶活性,高浓度1,4-DCB则促进近根际区域脱氢酶和脲酶活性。低浓度Cd胁迫促进大豆根际微域土壤脱氢酶活性,高浓度Cd则起抑制作用;脲酶活性则随Cd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均高于对照组;Cd抑制小麦各毫米级根际微域土壤脱氢酶和脲酶活性。随根际距离增加,大豆近根际区域(1 mm)土壤脲酶活性受到诱导,而小麦中央区域和1、2 mm近根际区域土壤脱氢酶活性被显著抑制。二者复合污染对植物毫米级根际微域土壤酶活性的联合毒性效应与其浓度组合、植物种类、根际距离以及酶类型有关。
流域污染治理技术
武烈河流域水质污染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周炼, 安达, 王月, 杨延梅, 唐军, 安志民, 陈晓志
2016, 6(6): 579-58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83
摘要:
以武烈河流域2014年1—12月23项指标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水质污染特征进行综合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流域主要污染因子及区域水质空间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对流域污染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武烈河流域上游支流水质为Ⅱ类,干流段监测断面S1与S3水质为Ⅲ类,S2与S4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指标为BOD5与TP;流域水质由2个主成分组成,CODCr、CODMn为第一主成分,NH3-N、DO与BOD5为第二主成分;流域主要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和畜禽养殖废水等。
人工湿地氮转化对水位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郭士林, 叶春, 李春华, 许士洪
2016, 6(6): 585-590.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84
摘要(1276) PDF(857KB)(1071)
摘要:
人工湿地氮转化途径主要包括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植物的吸收和湿地基质的吸附等。水位变化作为水文机制的重要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工湿地环境各种形态氮质和量的变化。阐述了人工湿地氮转化机理和影响因子,并从湿地环境植物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理化性质(DO、pH、Eh)和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强度三方面对水位变化响应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建议:加强不同水位变化模式(水位变动幅度、水位变动周期)对人工湿地各种形态氮转化影响的研究,通过水位调控改善植物生长策略、提高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强度,实现增强人工湿地脱氮功效的目的。
挺水植物芦苇的腐解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亓鹏玉, 刘金明
2016, 6(6): 591-599.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85
摘要:
对挺水植物芦苇的残体进行腐解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投加量下,芦苇残体的腐解对水体水质产生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底泥的存在对芦苇残体腐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腐解过程中,水体水质出现了较为剧烈的变化,水体pH和DO浓度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降低,水体TOC、TN、NH3-N、NO3--N、NO2--N和TP浓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当残体投加量为0.4 g/L时,水体pH和DO浓度的最低值分别为5.13和3.11 mg/L,均低于初始值(7.78和8.17 mg/L);水体TOC、TN、NH3-N、NO3--N、NO2--N和TP浓度最高值分别为28.67、2.21、1.43、0.61、0.28和0.28 mg/L,均高于初始浓度(0);当腐解过程中存在底泥时,水体水质的变化程度明显低于无底泥时,因此,建议芦苇的腐解在底泥存在时进行。
行业污染治理技术及评价
水资源和水环境约束下的产业布局优化研究——以铁岭市为例
邬娜, 傅泽强, 吴佳, 谢园园, 迟明慧
2016, 6(6): 600-606.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86
摘要:
基于水生态功能对产业布局的约束机制,将水生态约束分解量化为水资源约束和水环境约束,构建了涵盖水资源、水环境本底因素和产业布局对水资源、水环境产生的胁迫因素在内的水生态约束分区指标体系,提出了水生态约束分区方法。以铁岭市为例,进行水生态约束分区区划,最终将铁岭市划分为水资源约束高-水环境约束高、水资源约束中-水环境约束中、水资源约束低-水环境约束高、水资源约束低-水环境约束中、水资源约束低-水环境约束低等5种水生态约束分区类型,并提出了不同类型区限制、改造、鼓励的产业类型以及产业发展重点等产业布局优化的对策。
厦门港口规划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张志苗, 孙金华, 王维, 邓小东, 张呈祥
2016, 6(6): 607-61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87
摘要:
港口开发建设对城市的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港口附近,港口开发带动了临港产业的发展,港口建设开发过程中对土地资源(尤其是生态用地)的占用导致建设用地需求与生态用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港口土地资源供应越来越紧张。选取厦门港港区及港区后方10 km范围内的陆域为研究区,从土地自然生态属性方面考虑,采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在不改变区域内已开发建设用地用途的情况下,对港口区域剩余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得到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及分布。结果表明:厦门港研究区域内剩余土地资源的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185.43、61.56、174.75 km2。说明厦门港口区域建设开发强度较大,尤其是厦门市区内土地资源承载力较弱,已不适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
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应用于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冶炼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制订
扈学文, 孙福红, 邵朱强, 李艳萍, 欧阳朝斌, 乔琦, 白卫南
2016, 6(6): 613-620.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88
摘要(1412) PDF(773KB)(1286)
摘要:
评价指标的合理分级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难题,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冶炼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过程中的指标进行分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改变单一指标之间的比较评估为整体性评估,使某一评价对象的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等6类指标经过隶属度计算得出一个综合评价结果,经计算得出多个评价对象的综合排序,使分级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更有可操作性,对于指导其他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
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
祁帆, 贾克敬, 王葳
2016, 6(6): 621-62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89
摘要:
以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国土开发利用面临的资源环境限制性约束趋紧、国土空间结构性矛盾突出、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空间功能下降等问题。提出了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土开发利用,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以构建国土空间集聚开发格局和分类保护格局的国土空间蓝图为目标,以承载力为基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分类保护和综合整治增强国土功能,以节约集约提升国土利用效益,以区域统筹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实现建设集约高效、生态良好、协调发展的国土构想。
基于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污许可总量计算方法及应用性探讨
魏玉霞, 张明慧, 胡林林, 韩梅, 陈艳卿
2016, 6(6): 629-635.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90
摘要(1542) PDF(850KB)(1193)
摘要:
排污许可证作为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将在我国全面实施,且任务紧迫。现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了浓度、基准水量(排水量)或排放负荷等,对能否以其作为确定排污许可总量的一项依据进行了讨论。从方法的理论基础、基本算法、适用性、优缺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制浆造纸工业为例进行了示例计算以及许可总量的测算比对。基于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负荷及排污许可总量计算方法是一种符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时效性高且具有科学合理性的方法,可以作为确定排污许可总量的一项参考依据。
美国排水综合毒性在有毒污染物排放控制中的应用方法与启示
王宏洋, 赵鑫, 曲超, 余若祯, 胡洪营, 李敏, 赵丽娜, 王海燕, 钱小平
2016, 6(6): 636-64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6.091
摘要:
简要介绍了排水综合毒性(whole effluent toxicity,WET)在美国的发展概况和相关技术指南、规范等内容,剖析了WET在美国水中有毒污染物排放控制中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确定适用的WET基准与标准、表征废水特性以评价排水潜在毒性、计算WET排放限值和进行毒性削减评价。美国针对以上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为我国开展水中有毒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即明确排污许可的核心地位,完善我国水中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制度;建立基于水环境质量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体系及方法;加强WET监测研究工作,确定WET用于水中有毒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