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11卷  第2期

封面+目次
封面+中英文目录
2021, 11(2): .
摘要:
大气污染控制与管理
济南都市圈PM2.5来源贡献分析
李明珠, 徐峻, 刘厚凤, 龚安保, 杜晓惠
2021, 11(2): 209-216.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45
摘要:
基于CAMx模型的PSAT颗粒物源示踪技术,对2016年济南都市圈PM2.5污染、区域传输规律及行业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PM2.5年均来源贡献率看,济南市本地排放约占50%,来自济南都市圈总贡献率约占75%。圈内城市间相互贡献明显,最高达13%。夏季,本地贡献最大,区域传输中鲁东地区对研究区域影响最高,为24%;受冬季季风影响,来自京津冀方向的区域传输增多,最高达24%。目前,对济南都市圈PM2.5贡献较大的污染源为工业锅炉、钢铁、扬尘源、化工、冶金、建材行业和机动车,有针对性地削减上述污染源排放,可达到快速、有效降低PM2.5浓度的目的。
廊坊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李娜, 周涛, 刘小雪, 许敏, 李红星
2021, 11(2): 217-225.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47
摘要:
利用2014—2019年廊坊市区4个环境监测站臭氧(O3)逐时监测数据和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廊坊市近地面O3超标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廊坊市O3超标现象主要集中在5—9月,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O3超标率日变化呈单峰型,O3 1 h超标率峰值出现在16:00前后,O3 8 h峰值出现在19:00前后;O3 8 h浓度与日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与日平均海平面气压呈负相关,与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平均风速呈非线性关系;当廊坊市日平均气温大于25 ℃,日平均相对湿度为40%~80%,主导风向为偏南和偏东风,日平均风速为0.5~2.5 m/s,日平均海平面气压低于1 010 hPa时,易出现O3超标现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5—9月O3 8 h浓度预报方程,经检验该预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和可预报性。
阳泉市2017年基于交通流量的机动车排放清单
解淑霞, 黄志辉, 王鑫, 唐祎骕, 何巍楠, 纪亮, 王燕军, 倪红
2021, 11(2): 226-233.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69
摘要:
通过van Aerde速度-流量模型模拟和交通流量调查获取了阳泉市路网的车流量、车型构成和车速基础数据,利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基于实际交通流量数据、机动车排放因子和路段,构建了阳泉市道路机动车排放清单,并分析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17年阳泉市道路机动车排放的CO、HC、NOx、PM分别为4.56×104、0.96×104、1.76×104、0.024×104 t。按道路类型划分,高速公路(含城市快速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较大,CO、HC、NOx、PM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48.4%、48.9%、40.0%和34.3%;按车辆类型划分,小型客车是CO、HC排放的主要贡献者,重型货车是NOx、PM排放的主要贡献者;按排放阶段划分,国4机动车排放的CO和HC占比较高,国3机动车排放的NOx和PM占比较高;按区县划分,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为盂县,其次是平定县和郊区。机动车在道路上的实际排放量与道路类型、道路所属行政区域及车辆类型密切相关。
流域/区域保护与修复
高寒内流河源头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实践——以青海省祁连山疏勒河—哈拉湖汇水区为例
尚洪磊, 韩永伟, 蔡譞, 吕凤春, 王世曦, 孟晓杰, 计伟
2021, 11(2): 234-240.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052
摘要:
通过分析青海省祁连山疏勒河—哈拉湖汇水区山、水、草、田(天然牧草地)、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围绕布哈河、疏勒河、大通河三河河源区、疏勒河河源—出境段及哈拉湖东岸等重点区域,以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湿地保护、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综合治理、沙化土地治理、退化草场改良、草地生态系统破碎化治理、草原鼠害防控、人口聚集区环境综合整治及河道生态修复治理等为重点工程,提出提高水源涵养功能、修复破碎生境和提升生态环境功能三大重点任务,探索推进高寒内流河源头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以期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重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屏障功能,切实保障西北内陆地区和国家生态安全。
基于水文模型的缺资料流域缺水特征分析——以岷江茫溪河流域为例
凌冰, 刘晓波, 黄伟, 陈学凯
2021, 11(2): 241-248.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245
摘要:
针对当前流域水资源短缺分析时空尺度偏大、精度偏低的问题,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缺资料流域缺水特征分析的方法,即采用SWAT模型计算流域水资源总量,基于统计数据计算流域需水量,研究流域缺水量的月尺度变化特征,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茫溪河流域,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与不同行业角度开展流域缺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茫溪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6 460万m3,可利用水量为10 599万m3,河道外需水量为12 650万m3,缺水量为3 134万m3;受降水和农业灌溉影响,茫溪河流域缺水主要集中在非汛期,尤其是灌溉需求较大的4月和5月。
白塔堡河底泥DOM组成结构的荧光光谱与多元统计模型表征
刘东萍, 高红杰, 崔兵, 于会彬, 杨芳
2021, 11(2): 249-257.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204
摘要: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层次聚类分析(HCA)和分类回归树(CART)模型,以东北典型城镇化河流——白塔堡河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该河的农村段、城镇段和城市段采集表层底泥样品,研究表层底泥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荧光组分,分析荧光组分空间特征,识别DOM特征的关键因子,并辨识污染源。结果表明:白塔堡河底泥DOM中包含6个DOM荧光组分,即类富里酸(C1)、微生物代谢产物(C2)、类胡敏酸(C3)、类色氨酸(C4)、类酪氨酸(C5)、酚类物质(C6);白塔堡河城镇段DOM荧光物质浓度最高,城市段次之,农村段最低;白塔堡河农村段底泥DOM以内源为主,城镇段与城市段受陆源和内源物质的双重影响;白塔堡河底泥污染程度为城镇段>城市段>农村段,底泥DOM呈现出农村段、城镇段和城市段分异特征;类酪氨酸与类富里酸是识别底泥DOM特征的2个关键因子。
北京市北沙河小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估算与源解析
席浩郡, 刘贝贝, 黄雅娟, 马雪庆, 邓雅静, 刘芙妤, 朱洪涛, 孙德智
2021, 11(2): 258-266.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076
摘要:
选取北京市北沙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将非点源污染物分为溶解态和吸附态2类,采用降水径流模型〔径流曲线数模型(SCS-CN)〕、土壤侵蚀模型〔修订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污染物输出负荷模型,对北沙河小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进行估算,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产生的氮、磷负荷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沙河小流域非点源总氮年均负荷为0.625 t/(km2·a),其中溶解态氮为0.190 t/(km2·a),吸附态氮为0.435 t/(km2·a);总磷年均负荷为0.118 t/(km2·a),其中溶解态磷为0.011 t/(km2·a),吸附态磷为0.107 t/(km2·a)。总氮年均负荷较高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为农村用地〔0.855 t/(km2·a)〕、林地〔0.713 t/(km2·a)〕和未利用地〔0.619 t/(km2·a)〕;总磷年均负荷较高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0.238 t/(km2·a)〕、林地〔0.126 t/(km2·a)〕和未利用地〔0.115 t/(km2·a)〕。北沙河小流域氮、磷流失主要以吸附态为主,因此应重点控制流域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降低吸附态氮、磷负荷。
巢湖和太湖春季微囊藻毒素动态差异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袁强, 余丽, 李卫华, 杨厚云, 王嵘, 徐杜敏
2021, 11(2): 267-277.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225
摘要:
为探究春季巢湖和太湖水体中胞内微囊藻毒素(IMCs)动态变化时空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子,于2019年3—5月对两湖不同湖区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巢湖和太湖的IMCs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IMCs浓度逐月增加,在富营养化水平高的湖区明显高于富营养水平低的湖区;两湖IMCs的异构体均以IMC-LR为主,占比分别为65.10%和58.10%;3—5月两湖IMCs浓度差异明显,巢湖月均IMCs浓度(0.077、0.238、0.632 μg/L)明显高于太湖(0.021、0.031、0.166 μg/L),单位生物量IMCs及其异构体LR的毒性(IMCs/Chla和IMC-LR/Chla)也明显高于太湖。相关性分析表明,总氮(TN)、总磷(TP)浓度和TN/TP是影响IMCs浓度和单位生物量IMCs毒性的关键环境因子,同时产毒藻的丰度和产毒能力也可能是造成此差异的重要原因。
生态渔业养殖模式下汤逊湖鱼产力估算及对内源污染的影响
杜明普, 王红丽, 刘康福, 袁赛波, 张静, 李震宇, 阮锐
2021, 11(2): 278-282.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092
摘要:
通过汤逊湖天然饵料生物量的调查,评估在不投肥、不投饵条件下汤逊湖的鱼产力情况;根据主要鱼产力生长代谢参数评估生态渔业养殖模式下由鱼的排泄和排粪作用产生的污染负荷量及由生长增重存储在鱼体内的营养盐量。结果表明:汤逊湖天然鱼产力约为2 975.49 t/a,生态渔业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可控制在29 g/m3左右;排泄和排粪产生的营养盐氮、磷量分别为309.28、13.06 t/a,其中氮量高于鱼类生长增重存储的营养盐量(73.10 t/a),磷量低于鱼类生长增重存储的营养盐量(15.90 t/a)。生态渔业养殖产生一定量的内源污染物氮,但能削减水体中内源污染物磷,可作为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措施之一。
芹菜面源污染防治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估
叶家慧, 胡梦甜, 韩永伟, 高馨婷, 刘辉
2021, 11(2): 283-290.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14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了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产品品质和环境效益3个方面共包括12项指标的芹菜面源污染防治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在巢湖流域开展了由不同施肥方式、是否施用松土促根剂和生物基膜等单项技术组合的不同面源污染防治种植模式效益评估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效益表现最好的是减量施肥+松土促根剂模式,产品品质效益最优的是减量施肥模式,环境效益最好的是有机无机肥混施+松土促根剂+生物基膜模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有机无机肥混施+松土促根剂+生物基膜模式。采用减量施肥和有机无机肥混施模式,同时配合松土促根剂和生物基膜的技术组合可有效提高综合效益。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
2种方法在典型岩溶区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对比——以地苏地下河为例
乔肖翠, 李雪, 刘琰
2021, 11(2): 291-297.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20
摘要:
选择合适的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是保证评价结果科学合理的关键。以典型西南岩溶区地苏地下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水质指数法和模糊综合指数法对该地下河系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地苏地下河系水质总体较好,2种方法评价得到的水质劣于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的点位分别占全部水样的21.43%和32.14%,主要超标指标为 NO 3 - ,其最高检出浓度是Ⅲ类水质限值的2.3倍,超标点位主要集中于人类活动较强烈的地苏乡。在28个点位中,2种方法评价结果一致的点位有15个,存在差异点位的评价结果仅相差一个水质级别。水质指数法能够满足水质类别划分及水质定量评价的要求,但是对于超标指标不同的水样可比性较差;模糊综合指数法可精确地反映指标实际浓度与水质分级界限的接近程度,量化了所有评价指标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权重,使结果更精确,但是计算比较复杂,可操作性较差,且不能识别主要超标指标,在量化所有参评指标时有可能掩盖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威胁较大的指标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监测数据和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既能反映水体的实际情况,又能满足管理需要。
微生物降解污染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微宇宙试验研究
孙仲平, 吴乃瑾, 杨苏才, 魏文侠, 宋云
2021, 11(2): 298-306.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50
摘要:
三氯乙烯(TCT)是我国地下水中一类检出率极高的挥发性氯代烃有机物,为丰富国内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生物修复的理论支持,从北京市某氯代烃实际污染场地采集含水层沉积物及地下水,利用微宇宙试验体系,在厌氧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的醋酸钠、乳酸钠、乳酸对地下水中TCE去除效果的影响,结合各厌氧体系内中间产物的分析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对反应机理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厌氧条件下,添加1.0 g/L醋酸钠的反应体系中TCE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4.5%,且添加醋酸钠的反应体系可长时间维持中性pH及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在对厌氧反应降解中间产物的分析中,反应第30天中间产物只检测到了顺式1,2-二氯乙烯,推测本试验厌氧条件下TCE生物降解主要机制为氢解反应;微宇宙体系内,各样品的优势菌门均含有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且均为氯代烃的潜在高效降解菌;基因定量分析显示,各反应体系中细菌总量显著增长,且各样品均检测到较高水平的功能基因tceA(水样中拷贝数可达106~107 L-1),推测TCE的降解可能是在功能基因tceA的作用下而发生氢解反应。
水污染治理
胞外聚合物(EPS)对污水处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谭煜, 付丽亚, 周鉴, 李敏, 吴昌永
2021, 11(2): 307-313.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78
摘要:
胞外聚合物(EPS)是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单元常见的微生物副产物,它的赋存情况对污水处理厂不同单元的影响不同。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了EPS的定义,对其架构、组成及功能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分别综述了EPS在生物处理单元对微生物生长、颗粒污泥的形成、微生物聚集体的絮凝与沉降性能的影响,在深度处理单元对渗透膜通透性、催化剂传质等性能的影响,在污泥处理单元对污泥消化和脱水性能的影响,并对EPS在不同污水处理单元的行为机理进行了汇总与探索;最后对未来EPS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四环素类抗生素环境行为及其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敖蒙蒙, 魏健, 陈忠林, 刘利, 宋永会
2021, 11(2): 314-324.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096
摘要:
四环素类抗生素(TCs)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种类之一,由于该类化合物不易被生物体吸收,难以在环境中降解,且在常规的污水处理系统中难以彻底去除,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梳理分析了环境中TCs的来源及污染现状,详细阐述了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并对其引起的生态毒性效应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该类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TCs的环境行为应从环境多介质层面进行分析,同时加强对TCs生态毒性机理及其与其他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的研究。
聚合物/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吴林林, 陈晓峰, 许秋瑾, 杜鹏
2021, 11(2): 325-331.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40
摘要:
吸附法是工艺简单、经济高效且可持续发展的水中污染物处理方式,应用极为广泛,当前亟需挖掘和制备新型高效、绿色环保的吸附材料。通过组合聚合物和黏土矿物制备得到的新型功能化聚合物/黏土纳米复合材料(PCNs)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在污水处理中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从吸附剂特点、主要类别、去除污染物的种类、在污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总结了PCNs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其去除污染物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污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TCDD和汞、镉、铅、砷联合毒性效应及机理研究进展
张元元, 郭少娟, 王菲菲, 杨立新
2021, 11(2): 332-342.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217
摘要:
化学污染物通常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重金属和有机化学物质是环境中常见的两大类污染物,它们的毒性效应长期受到关注。由于化学污染物混合物毒性效应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限制,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污染物单一毒性效应和同一类化学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而对不同类型化学污染物联合毒性效应研究甚少。在系统分析、总结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英(TCDD)和汞、镉、铅、砷的环境来源、环境浓度、单一及联合毒性效应和分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单一和混合物诱导表达基因的转录组分析,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研究以及代谢组学、暴露组学等技术在联合毒性效应与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基于特异性基因表达水平来研究、评价联合毒性效应的方法。
微生物燃料电池降低活化内阻和欧姆内阻技术研究进展
赵阳, 宋永会, 段亮
2021, 11(2): 343-353.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67
摘要: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技术是一种集污水净化和能源转化为一体的新型污水处理与能源回收技术,但是由于受到来自于阴极和阳极上不可逆反应过程和所用材料本身的限制,产生了由活化内阻、欧姆内阻等导致的电量损失,致使该技术难以获得较高且稳定的能量输出,进而制约其进一步发展。随着近年来材料和生物领域的技术进步,上述损失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而减少。针对降低内阻的2个主要组成部分——活化内阻和欧姆内阻,系统总结了近期在提高MFCs产电性能方面的技术进展,主要包括产电菌筛选、电子传递机理阐释、电极材料及功能修饰手段革新、分隔材料进步和反应器构型优化,并对未来降低MFCs内阻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微生物菌剂强化A/O脱氮反应器运行效果及微生物群落变化
金位栋, 焦巨龙, 李剑屏, 杨苏文, 闫玉红, 张玥
2021, 11(2): 354-364.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083
摘要:
采用传统缺氧/好氧(A/O)工艺与生物膜法组合的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通过调节水力停留时间(HRT)、碳氮比(C/N)、消化液回流比优化反应器运行状态,并投加微生物菌剂(氨氮去除菌剂和反硝化菌剂)考察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反应器启动30 d后趋于稳定;当HRT为24 h,C/N为4,回流比为200%时,反应器运行效果最佳,化学需氧量(COD)、氨氮( NH 4 + -N)和总氮(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3%、79.9%和47.8%;投加微生物菌剂后,反应器对 NH 4 + -N处理能力加强,COD、N H 4 + -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5%、90.2%、56.6%,其中TN最高去除率可达70.0%,且反应器提高了对进水负荷的耐受性。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原始污泥中微生物以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其相对丰度之和为77.8%,运行过程中,2个门的细菌的相对丰度呈先下降后上升再趋于稳定的趋势;投加微生物菌剂后,缺氧池内细菌种类数和多样性明显增加,好氧池内2个门的细菌的相对丰度之和达92.3%。
土壤与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管理
分布式村镇有机污染物综合处置途径与建设模式
李耀中, 席北斗, 张波, 刘永红
2021, 11(2): 365-370.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33
摘要:
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及有机固体废物的特点和治理现状,结合当前国家有关政策和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基于柔性悬浮填料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C-MBBR)污水处理工艺和好氧发酵有机固体废物处理工艺组合的分布式村镇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途径和建设模式,旨在实现对生活污水、剩余污泥、秸秆、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的协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针对村镇有机污染物处置项目的建设与运营维护,从总体规划、统筹建设和统一管理3个方面,结合国家政策、现代金融创新手段及网络化、智能化应用等提出了将县域项目整体打包、分散和集中处理、优化管理相结合的三级联治模式。
热处理修复方式对污染土壤性质及生态功能的影响
叶渊, 许学慧, 李彦希, 韩伟
2021, 11(2): 371-377.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34
摘要:
因为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和较短的施工周期,热处理是目前污染场地修复领域应用的热点技术之一,厘清热处理对土壤性质及功能的综合影响对于评价土壤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大量相关研究与应用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热处理修复技术对土壤有机质、pH、营养组分等理化性质的影响,阐述了热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动物以及植物的生态影响,分析了热处理过程对土壤污染物的衍生物产生以及复合污染修复效果的影响,探讨了热处理对土壤的综合影响及其对实际修复工程的指导意义,并对未来热处理在污染场地修复应用中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提出了展望。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
杨奕, 智静, 李艳萍, 张昕, 赵亚洲, 张青玲
2021, 11(2): 378-384.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18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是全球第一部清洁生产专门法律,实施17年来对我国清洁生产推进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现阶段,绿色发展和环境管理对清洁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在清洁生产定义、清洁生产审核制度、激励措施等方面存在的缺陷逐渐凸显。基于全过程控制角度,分析狭义清洁生产定义对于清洁生产理念推广和技术研发产生的不良影响,针对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不符合现阶段环境管理目标、激励措施无法有效发挥引导作用等问题,提出完善的具体路径,包括强化全过程控制理念;取消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范围,以减量排放为审核目标,明确验收程序常态化;加强对清洁生产审核机构业务指导;建立清洁生产区域协同推进机制;通过明确实施清洁生产取得显著资源环境与经济效益企业的税收优惠和金融信贷支持,以及简化环评手续、树立标杆企业等完善清洁生产激励措施。
基于新词发现的环境管理专业词库构建及其实证应用
王芷筠, 常杪, 周黎, 郭培坤, 谷美枫
2021, 11(2): 385-392.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27
摘要:
随着我国环境政策法规数量的不断增加,采用纯人工方式对政策法规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解读变得越来越困难。运用文本挖掘等计算机技术辅助开展环境政策法规信息提取、内容分析以及智能化管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精准分词则是实现文本挖掘各项功能的必要条件。为改善政策法规文本分词效果,以我国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官网发布的环境政策法规文本为语料基础,通过新词发现算法与人工补充修正构建得到环境管理专业词库。应用实证结果表明:添加专业词库能将政策法规文本的分词准确率由72.6%升至94.1%;将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政策法规文本自动分类误判率降低22.7%;且添加词库后的词频统计和关键词提取结果能为环境政策法规分析提供更全面、更具有时效性的统计信息。
研发投入对我国上市环保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陈静怡, 张保留, 罗宏, 吕连宏
2021, 11(2): 393-400.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224
摘要:
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及发展。选取2016—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环保行业61家上市公司连续4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环保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分析研发投入的滞后效应。结果显示: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在当期对公司绩效有负向作用,在滞后一期时与资产收益率呈正相关,滞后两期时与主营业务利润率呈正相关;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对企业绩效在当期就有促进作用。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应当加大研发资金长期性投入,提升研发人员创新能力,加强研发成果转化。
国内突发环境事件特征分析
李旭, 吕佳佩, 裴莹莹, 郭昌胜, 徐建
2021, 11(2): 401-408.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19
摘要:
从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趋势、空间分布、污染受体类型、污染因子、污染原因及行业特征6个方面对2011—2017年我国3 203件突发环境事件及其中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7年,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次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一般环境事件是主要事件级别,占比为95.50%;华东地区是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发生地,占比为46.99%,上海市累计突发环境事件最多(761次),其次是陕西省(360次)和江苏省(347次);水是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污染受体,占比为85.59%;工业废水是引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污染因子,占比为26.73%;人为因素是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因素,其中企业非法超标排污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贡献率达36.56%;水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是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多发行业。需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管理体系,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多元监督力度,加强对事故多发行业的管理,以有效防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