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1卷  第2期

水污染控制治理与资源化技术
紫外光强化电化学连续流处理垃圾渗滤液
肖书虎, 宋永会, 万东锦, 赵旭, 肖宏康
2011, 1(2): 95-100.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16
摘要(5462) PDF(757KB)(1711)
摘要:
设计构建了一套放大的连续流一体化反应器,采用紫外光强化电化学法对某垃圾填埋场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电流密度等因素对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Cr)及氨氮(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电化学与紫外光强化电化学过程进行了对比。通过渗滤液UV–vis光谱(200~500 nm)以及GC/MS分析,发现光电强化电化学过程中能生成大量的有机羧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进而明显改善渗滤液生化性。结果表明:紫外光强化电化学过程可以有效处理垃圾渗滤液,在不调节pH且不添加电解质,水力停留时间为85 min,施加电流密度为21.2 mA/cm2条件下,垃圾渗滤液CODCr与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4.3%与94.9%,同时渗滤液的BOD5/CODCr达到0.6左右,提高了约12倍。
电-Fenton法降解废水中苯乙酮
窦连峰, 宋玉栋, 周岳溪, 秦红科, 蓝梅, 许吉现
2011, 1(2): 101-105.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17
摘要(5183) PDF(552KB)(1747)
摘要:
以活性炭纤维为阴极,Ti/SnO2-Sb2O3为阳极,采用电-Fenton法处理苯乙酮废水,考察了Fe2+浓度、电流密度等对污染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Fenton法可以破坏苯乙酮分子中的苯环结构,并使废水CODCr明显下降,同不投加Fe2+的传统二维电极处理技术相比,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和电流效率均明显提高。电流密度对电-Fenton法处理苯乙酮废水的污染物去除影响较大:电流密度越高,污染物去除效率越高,但电流效率越低。在电流密度为10.0 mA/cm2,Fe2+浓度为0.1 mmol/L,初始pH为4.0的条件下,处理180 min的废水CODCr去除率达58.69%,苯乙酮去除率达90%以上。
高温强化电化学法处理磷霉素钠制药废水试验研究
肖宏康, 肖书虎, 宋永会, 张国芳, 曾萍, 邵红, 李辉
2011, 1(2): 106-110.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18
摘要(6078) PDF(581KB)(1822)
摘要:
以RuO2/Ti为阳极,研究了电化学方法对磷霉素钠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探讨了反应温度,NaCl浓度,初始pH和电流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0 ℃,NaCl浓度为0.2 mol/L,初始pH为3.42,电流为4.0 A时,反应180 min后,CODCr和有机磷浓度分别由12 086和1 375 mg/L降至4 278和502 mg/L,去除率分别达64.7%和63.5%,BOD5/CODCr比由0.19升高到0.34,可生化性明显提高。
好氧反硝化菌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研究
酒卫敬, 汪苹, 岳建伟
2011, 1(2): 111-117.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19
摘要(6282) PDF(912KB)(2065)
摘要:
利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在序批式反应器中处理氨氮浓度高达700 mg/L的模拟废水。通过试验对温度,DO浓度,pH和水力停留时间4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优选出SBR反应器最佳运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SBR反应器中通过45个周期的培养驯化,使接种污泥和投加的优势菌株具有良好的硝化反硝化性能。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即温度23~25 ℃,DO浓度2 mg/L,pH 6.8~8.0,水力停留时间78 h时,进水CODCr为2 500 mg/L,CODCr去除率为88%~93%;进水氨氮浓度700 mg/L,氨氮去除率为98%~99%,总氮去除率为86%~93%。
UZBAF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刘锦, 南国英, 杨天学
2011, 1(2): 118-12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20
摘要(5496) PDF(605KB)(1788)
摘要:
当前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所占比例较高。于河北省乐亭县示范基地内采用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UZBAF)装置,内径为185 cm,内装天然沸石滤料54 L,进行了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2 m3/h,停留时间为1.0 h的情况下,气水比由2∶1提高到4∶1时,CODCr平均去除率由75.2%提高至83.4%;BOD5去除率提高了5.9%;浊度去除率由91.9%提高至94.8%;NH4+-N平均去除率由82.6%提高至98.1%,出水平均浓度由3.3 mg/L降至0.28 mg/L;对TN,TP,碱度和电导率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6.2%,26.7%,27.5%和10.8%,对细菌和蛔虫卵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和100%,能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所以利用UZBAF装置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时,在水力负荷为2 m3/h,停留时间为1.0 h情况下,能很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
水毒性控制与管理技术
PCR-DGGE研究臭氧耦合ASBR/SBR控氮磷污泥减量化工艺中的细菌多样性
赵林林, 王海燕, 杨慧芬, 何赞, 周岳溪, 张乐, 庞朝辉
2011, 1(2): 123-130.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21
摘要: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PCR-DGGE技术对臭氧耦合ASBR/SBR控氮磷污泥减量化工艺中的ASBR和污泥减量化前后的SBR中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SBR中的主要细菌类群为Firmicutes类群,β- proteobacterium类群,γ-proteobacterium类群和Bacteroidetes类群;污泥减量化后SBR中细菌丰富度与减量前相比有所增加,但是相似性指数极高,为85%;臭氧施加进行污泥减量对SBR中的优势菌群多样性影响不大,污泥减量化前后SBR反应器内均存在Firmicutes bacteriumCandidate division TM7,ammonia-oxidizing bacterium,Bacteroidetes bacterium,β-proteobacterium,Denitrifying bacterium,Pseudomonas sp和Nitrosococcus halophilus Nc4,其中减量化后Bacteroidetes bacterium,β-proteobacterium,Denitrifying bacteriumNitrosococcus halophilus Nc4的数量略高于污泥减量化之前。
异养小球藻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李奥搏, 汪苹, 张正洁, 酒卫敬, 李金穗
2011, 1(2): 131-136.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22
摘要(4923) PDF(759KB)(1993)
摘要:
在天然水体中筛选得到1株能高速异养生长的藻株WLZ-H。用扫描电镜对藻株进行细胞形态分析,并结合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确定藻株WLZ-H属于小球藻属(Chlorella sorokiniana)。对藻株WLZ-H进行环境因子单因素试验,发现KNO3和葡萄糖的浓度对藻株WLZ-H生长影响显著;过高的温度会降低藻株WLZ-H的酶活性,从而降低其生长速率;pH会随着藻株WLZ-H的生长而变化,并达到适合藻株WLZ-H每个时期生长的pH。藻株WLZ-H的最佳生长条件:初始pH为7.0,KNO3浓度为1.5 g/L,葡萄糖浓度为40 g/L,温度31 ℃。
水节霉共生体的化学控制小试研究
李涛, 王海燕, 孟凡军, 孙春宝, 宋波, 周岳溪, 王业耀
2011, 1(2): 137-14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23
摘要:
采用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硫酸铜、生石灰4种化学药剂对水节霉(Leptomitus lacteus)共生体控制效果进行研究,以投加化学药剂前后水节霉共生体生长的生物量变化来反映控制效果,并对投加化学药剂前后水节霉共生体水溶液的水质变化及4种化学药剂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投加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硫酸铜、生石灰4种化学药剂均对水节霉共生体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当投加量分别为1.5,1.5,2.0和40 mg/L时,水节霉共生体生物量降低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8.0%,63.1%,67.0%和76.8%;综合水节霉共生体的控制效果、经济性以及投加化学药剂前后水节霉共生体水溶液的水质变化得出,应急投加时4种化学药剂从优到劣排序为: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硫酸铜>生石灰,收集后岸上处置时4种化学药剂从优到劣排序为:生石灰>高锰酸钾>硫酸铜>二氧化氯。
A/O MBR工艺中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研究
陈小刚, 张洪林, 于冰, 朱琼芳, 张娟, 赵晓峰
2011, 1(2): 145-150.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24
摘要(4238) PDF(806KB)(1458)
摘要:
采用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 MBR)组合工艺对校园生活污水进行试验研究,每24 h对系统内的活性污泥进行取样观察,记录不同时期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种群组成,同时对系统的出水和污泥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系统运行阶段MBR内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与CODCr,NH4+-N和TP去除率的相关情况。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期间,污泥的絮粒结构在紧密-疏松-紧密-出现膨胀之间变化,丝状菌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从0级,±级、+级到++级;钟虫属、轮虫属和累枝虫属数量的变化与系统内部污泥的结构有关,可作为判定系统内部污泥膨胀的指示生物及确定试验的污泥排泥时间点。微型动物的种群数量和优势种群随水质变化而波动,无柄钟虫属数、孢囊数、累枝虫属数可作为出水CODCr优劣的指示生物。NH4+-N,TP的去除率与微型动物群落动态的关系并不显著。
大气污染控制治理与节能减排技术
富氧加压反应器焙烧辉钼矿过程研究
都基峻, 田刚, 曾萍, 刘宇, 石英杰, 张凡
2011, 1(2): 151-156.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25
摘要(4792) PDF(667KB)(1850)
摘要:
在富氧加压反应器中压力-温度关系是表征辉钼矿氧化进程的重要曲线,但是由于散热和升温影响,实测温度不能真实反映反应器内的气体温度,需要进行校正。研究利用热平衡和理想气体方程建立环境温度、顶部实测温度和校正温度的关联式,通过空罐焙烧试验,确定关联式中的待定系数A和B,从而建立以环境温度和顶部实测温度的变化确定校正温度的方法。结果表明,该关联式能够较好地反映真实气体温度,对于空罐焙烧的相关系数达到0.915,根据该校正方法对辉钼矿富氧加压焙烧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在富氧加压环境中,辉钼矿氧化温度有所降低,在压力为0.262~0.276 MPa,温度为456~481 K时就开始发生显著反应。
纯氧密闭干法焙烧硫化钼生产氧化钼工艺研究
田刚, 都基峻, 张凡, 刘宇, 石应杰
2011, 1(2): 157-161.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26
摘要(5502) PDF(561KB)(1933)
摘要:
氧化钼是钢铁行业和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常用的氧化钼生产工艺包括反射炉焙烧工艺、回转窑焙烧工艺、多膛炉焙烧工艺、流化床焙烧工艺,这些工艺所获得的产品品质较低,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较高浓度的SO2(2%左右),难于利用和处理,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为降低SO2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反应产物品质,采用纯氧密闭干法焙烧工艺生产氧化钼是有效方法。在密闭反应釜内加热纯氧和硫化钼,底部加热温度为650 ℃,反应釜内气体压力小于0.4 MPa,氧化反应时间在35~50 min,气体最高温度达到255 ℃;反应产物中MoO3浓度达到93%,高于常用生产工艺产物中MoO3的含量(80%~85%);生成尾气中SO2浓度大于50%,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活性炭纤维与颗粒活性碳对三苯混合气的吸脱附性能对比
张志红, 陈宁, 叶翠平, 谢华庆, 戴润生
2011, 1(2): 162-167.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27
摘要(7124) PDF(663KB)(2754)
摘要:
三苯(苯、甲苯、二甲苯)被广泛用作油漆、涂料等的有机溶剂,其产生的大气污染与室内环境污染已备受关注,吸附回收治理技术作为污染治理及溶剂回收的有效手段,仍是当前研发热点,而探索简易、低能耗、易推广的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吸附材料做出吸附、再生性能评价,有利于为工业应用及室内空气净化推广。基于简易、低能耗、易推广的测试原则,自制玻璃吸附管,手动过管吸附、热解吸脱附,结合热解吸与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就黏胶基活性炭纤维(VACF)与颗粒状椰壳活性炭(GAC)对三苯混合共存条件下三苯吸附及120 ℃脱附再生性能比较测试,由常温吸附性测试发现,VACF用量少,其对三苯吸附力明显优于GAC;由120 ℃恒温、氮气吹扫流速50 mL/min脱附比较发现,VACF对苯与甲苯脱附力强,而对二甲苯脱附力却低于GAC。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废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处理与管理
郭玉文, 刘景洋, 乔琦, 梁继军, 杨东梅, 任倩
2011, 1(2): 168-17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28
摘要(5296) PDF(642KB)(3591)
摘要:
总结了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主要部件材料组成及液晶环境毒性,分析了废LCD浸出毒性、循环利用途径及污染问题,概括了国内外废TFT-LCD处理技术和回收、管理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处理与管理建议。
污染控制评估与规划技术
烟塔合一项目烟气抬升影响因素分析
丁峰, 李时蓓, 邢可佳
2011, 1(2): 173-180.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29
摘要(6115) PDF(814KB)(2016)
摘要:
以德国空气清洁标准(VDI3784标准)所规定的冷却塔排烟抬升高度的计算方法(S/P模式)为基础,分别针对气象参数及源排放参数对烟塔合一项目烟气抬升高度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气象参数中大气稳定度的变化对烟气抬升的平均影响大于环境风速的影响。随着稳定度从强不稳定(A类)到强稳定(F类)变化,烟气抬升高度呈逐渐降低趋势,平均抬升高度极差764 m。而随着环境风速从小静风(1 m/s)向大风(20 m/s)变化,烟气平均抬升高度降低509 m。不同源排放参数的变化对烟气最大抬升高度的影响很小,在特定气象条件下烟气最大抬升高度均可能达到理论最大值。但源排放参数对烟气在全部气象条件下的平均抬升高度及最小抬升高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影响最大的参数为烟气温度和烟气流速,平均极差为418和213 m,而烟气相对湿度和液态水含量的变化对烟气平均抬升高度影响较小。
水利水电工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据探讨
薛联芳, 陈凯麒, 曹晓红, 罗郧红
2011, 1(2): 181-18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1.02.030
摘要(5180) PDF(527KB)(1480)
摘要: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水环境影响的特点,综合考虑工程特性、水域规模和功能要求,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据,并将其用于不同类型、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进行验算,结果表明,所判别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与实际工作要求相符,可以为地表面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效执行提供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