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第4卷  第1期

特别约稿
我国循环经济规划现状与展望
孙启宏, 白卫南, 乔琦
2014, 4(1): 1-7.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1.001
摘要:
循环经济是一种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规划作为《循环经济促进法》确定的基本管理制度之一,是保证循环经济得以开展的有效形式。在分析循环经济起源和内涵基础上,综述了目前我国循环经济规划的类型及其发展历程,并将其划分为模式探索阶段、全面试点阶段和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与此同时,分析比较了常用的循环经济规划方法及其适用性,对现有循环经济规划指标体系进行了评述。针对循环经济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要加强循环经济规划的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
辽河保护区治理与保护研究专题
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段亮, 宋永会, 张临绒, 赵伟伟, 徐微雪, 郅二铨
2014, 4(1): 8-1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1.002
摘要:
在分析干流河岸带现状及生境区域的基础上,阐述了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的生态恢复对策、方法及技术。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生态恢复应根据其特点确定河岸缓冲带的宽度,筛选适宜的植被类型,进行缓冲带的生态结构设计,重建河岸缓冲带草生、草灌、林木阻控带等植物群落系统。辽河保护区河岸缓冲带最小有效宽度设置为30 m,当河岸斜坡所占缓冲带比例<15%时,河岸缓冲带宽度增加15 m。在河岸带生态系统恢复方法上,辽河保护区福德店—三河下拉段、柳河口—盘山闸段采用正常恢复法,清河口—拉马河口段采用坑塘湿地为主恢复,三河下拉—清河口段采用牛轭湖湿地为主恢复,石佛寺—柳河口段采用自然湿地为主恢复。
辽河保护区支流河口湿地研究
冯新伟, 彭剑峰, 宋永会, 段亮, 高红杰
2014, 4(1): 13-17.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1.003
摘要:
针对过去几十年中支流污染及生态用水匮乏导致的辽河保护区天然湿地破坏问题,统筹考虑水利工程、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因素,提出在9条污染支流构建以表流牛轭湖湿地、坑塘湿地为主的湿地群,以实现水质良好、生态健康、景观优美河流构建。河口人工湿地面积由支流污染负荷和枯水期水量计算而定,枯水期水力负荷一般选0.01~0.1 m3/(m2?d),丰水期水力负荷一般选择0.1~1.5 m3/(m2?d),停留时间5~7 d,洪水期1 d。经过河口人工湿地后,设计出水CODCr降至50 mg/L以下,氨氮浓度降至5 mg/L以下。支流河口湿地的建设为辽河干流水环境持续改善提供了保障。
辽河保护区牛轭湖湿地恢复技术研究
段亮, 宋永会, 郅二铨, 张临绒, 赵伟伟, 徐微雪
2014, 4(1): 18-23.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1.004
摘要:
在分析辽河保护区牛轭湖分布情况及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辽河保护区牛轭湖湿地恢复技术及建设工程设计技术。根据辽河干流橡胶坝分布及湿地网整体水利调控措施,在福德店—柳河河口选择典型牛轭湖33处,中心区总面积87.83 km2进行湿地恢复。利用已建成的河道蓄水工程并辅以下垫面修整等措施,使其形成具有水生、沼生、湿生、中生的多种生境。根据不同生境特点引入适当先锋种和建群种,使合适的土著水生植物成为优势物种。在巨流河橡胶坝—毓宝台橡胶坝段构建面积36.93 km2的大型牛轭湖湿地,通过自然封育和水生植物恢复引导牛轭湖重新形成生物链完整、系统稳定和自我恢复的牛轭湖湿地生态系统。经过牛轭湖湿地的净化作用,使进入辽河干流的水质达到Ⅳ类标准。
辽河保护区坑塘湿地恢复技术研究
段亮, 宋永会, 张临绒, 徐微雪, 郅二铨, 赵伟伟
2014, 4(1): 24-2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1.005
摘要:
辽河保护区在清河口—马虎山段100多km河道上的沙坑为建设坑塘湿地提供了基本条件,阐述了辽河保护区坑塘湿地恢复方法、水系连通技术、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在铁岭段、沙宝台段和石佛寺段建设30个坑塘湿地,通过修建宽2~3 m的连通渠实现坑与坑及坑与河道之间的水系流动,可形成三大坑塘湿地群。通过湿地下垫面整治、植被恢复、生境恢复及水文调控与管理恢复坑塘湿地生态系统,通过河流湿地水网建设和水生植物群落重建工程进行坑塘湿地建设,能够实现对干流悬浮物、CODCr和氨氮的有效去除,增加蓄水量909万m3,有效改善辽河流域生态环境。
辽河干流闸坝回水段自然湿地恢复研究
胡庆武, 胡欣琪, 段亮, 宋永会, 王思宇, 包扬
2014, 4(1): 29-3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1.006
摘要:
辽河保护区在清河口—马虎山段100多km河道上的沙坑为建设坑塘湿地提供了基本条件,阐述了辽河保护区坑塘湿地恢复方法、水系连通技术、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在铁岭段、沙宝台段和石佛寺段建设30个坑塘湿地,通过修建宽2~3 m的连通渠实现坑与坑及坑与河道之间的水系流动,可形成三大坑塘湿地群。通过湿地下垫面整治、植被恢复、生境恢复及水文调控与管理恢复坑塘湿地生态系统,通过河流湿地水网建设和水生植物群落重建工程进行坑塘湿地建设,能够实现对干流悬浮物、CODCr和氨氮的有效去除,增加蓄水量909万m3,有效改善辽河流域生态环境。
辽河保护区七星湿地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紫外吸收光谱研究
郅二铨, 宋永会, 段亮, 于会彬, 徐微雪
2014, 4(1): 35-39.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1.007
摘要(2401) PDF(576KB)(1160)
摘要:
双组分模型假定吸收紫外光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由2种组分(A和B)组成,组分A对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主要为芳香族化合物且具有疏水性;组分B对紫外光吸收较弱,具有亲水性。对七星湿地水样DOM进行紫外光谱扫描,采用双组分模型对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浓度进行模拟预测,并研究组分A所占比例(fA)与DOM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双组分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七星湿地水体中DOC的浓度(rmsd为2.18 mg/L,R2为0.963),相应模型参数EA,254为95.04 L/(g·cm),EB,254为0.15 L/(g·cm),EA,340为30 L/(g·cm),EB,340为0。fA随着水样中DOC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并且与特征吸光度(special UV absorbance, SUVA)SUVA254、SUVA280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00)。fA可以反映DOM中不饱和共轭双键、苯环类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的变化,但不能反映DOM的分子量大小。因此,利用双组分模型可以实现对DOM定性及定量的分析。
辽河保护区七星湿地中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徐微雪, 段亮, 宋永会, 李辉, 郅二铨
2014, 4(1): 40-45.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1.008
摘要:
将大型人工湿地工程技术应用于支流河口,可以有效减轻干流污染物负荷。本文研究了辽河流域典型支流河口湿地的营养盐迁移转化特征。通过2012年4-7月的采样监测,研究了辽河保护区七星湿地表层水和间隙水中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上覆水中氨氮含量小于间隙水,而硝氮和亚硝氮含量高于间隙水;污染物随空间的变化趋势都体现为支流河入口处污染物含量较高,在湿地中部及出口处含量明显降低。水体氨氮含量表现出随时间推移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硝氮和亚硝氮含量呈现波动。七星湿地半年内对氨氮的去除总量为1.99 t。
水污染控制治理与资源化技术
流化床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葛杰, 宋永会, 王毅力, 钱锋, 林郁
2014, 4(1): 46-5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1.009
摘要:
流化床工艺是一种工程应用前景广阔的处理技术,近年来该技术备受水处理研究者的青睐。已经研究出了多种反应器结构和工艺组合,如鸟粪石结晶流化反应器、三相生物流化床,具有结构紧凑、反应速度快,易于操作的优点。根据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将流化床归为流化床结晶反应器和流化床生物反应器两大类,论述该工艺在含磷、含氟、含硫废水,印染废水,农药废水及其他工业废水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展望了流化床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Fenton氧化和絮凝作用对干法腈纶聚合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涂响, 魏健, 李斌, 宋永会, 肖书虎
2014, 4(1): 53-59.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1.010
摘要:
采用Fenton法预处理干法腈纶聚合废水,考察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及pH对Fenton反应过程中氧化和絮凝作用去除废水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投加量为90 mmol/L,Fe2+投加量为30 mmol/L,初始pH为3.0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调节pH至6.0进行絮凝,废水中TOC总去除率可达55.6%,Fenton氧化和絮凝作用可实现较好的有机物去除效果。Fenton氧化后将pH调至8.0,有利于絮体的沉降,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合理。三维荧光光谱(EEM)和荧光区域积分(FRI)发现,Fenton反应能够去除废水中大部分类蛋白易降解有机物,氧化作用对废水中类富里酸有机物的去除作用较小,该类物质主要通过絮凝作用去除。
赤泥诱导磷酸钙结晶法回收废水中的磷
胡怡, 宋永会, 钱锋, 王宝玉
2014, 4(1): 60-66.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1.011
摘要:
为获取适用的废水磷回收工艺,以赤泥为晶种,诱导磷酸钙(HAP)结晶法回收模拟废水中的磷,研究工艺条件对回收效果的影响;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最优工艺条件下的结晶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搅拌速度为180 r/min,搅拌时间为30 min,沉淀30 min后,在赤泥投加量为8 g/L,赤泥粒径为40~60目(250~380 μm),初始磷酸盐浓度为60 mg/L时,磷的回收率可达74.1%。不同初始磷酸盐浓度下,随pH升高,磷酸根离子、钙离子的回收率均增大,但增大速率随初始磷酸盐浓度的提高而减缓。磷酸根离子的回收率随着C与P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而增大;而钙离子的回收率随C与P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达到一个最大值,但随初始磷酸根浓度不同,出现最大值的C与P物质的量比也不同。赤泥晶种重复使用不宜超过3次。废水中的磷主要以磷酸钙形态被回收。
生物生态工程与恢复技术
邕江流域植被时空分布及演变研究
曾秀俐, 朱霞, 王维, 王文杰, 张哲
2014, 4(1): 67-7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1.012
摘要:
以250 m分辨率的MOD13Q1数据为数据源,通过最大值合成法和均值法分别获得2000―2010年邕江流域年均NDVI时间序列,采用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分析和变异系数等方法,研究邕江流域植被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邕江流域植被覆盖呈四周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在时间变化上,2000―2010年邕江流域植被覆盖区域年均NDVI波动为0.42~0.54,其中2000―2004年植被覆盖区域NDVI波动较大,不存在明显的趋势特征,但2004年以后植被覆盖区域NDVI呈波动性缓慢增长趋势;在年际波动上,邕江流域92.87%的植被覆盖区域NDVI呈中低波动,而高波动区域仅占植被覆盖区域总面积的7.13%,植被覆盖状况总体稳定性较好。在变化趋势上,2000―2010年邕江流域地表植被覆盖改善的区域远大于植被退化的区域,其中,改善的区域占植被覆盖区域总面积的56.02%,退化的区域占13.36%,30.62%的区域呈稳定不变的状态。
环境技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建设技术
铝合金电缆与铜电缆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党朋, 苏桓, 刘斌, 郑秋, 曾伟, 王乐
2014, 4(1): 73-79.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1.013
摘要(3333) PDF(800KB)(1303)
摘要:
以具有相同载流能力的铝合金电缆和铜电缆为研究对象,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对铝合金电缆和铜电缆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中国资源消耗潜值、能源消耗潜值、酸化潜值、全球变暖潜值、富营养化潜值和工业用水6个特征值上铝合金电缆优于铜电缆,且在中国资源消耗潜值方面优势显著。只有在土地资源潜值这一特征化指标上,铝合金电缆高于铜电缆。
典型电镀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环境风险评价
陈志良, 周建民, 蒋晓璐, 彭晓春, 洪鸿加, 周鼎, 雷国建, 赵述华
2014, 4(1): 80-8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1.014
摘要(2197) PDF(600KB)(1367)
摘要:
以某电镀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的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基地受到铬、铜、镍、锌、银等重金属及氰化物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过标准值60多倍,且空间差异明显;基于美国《土壤筛选导则》计算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表明,该基地六价铬、镍等重金属超过致癌风险指数标准限值(10-6)及非致癌危害熵标准限值(1),说明镍与六价铬在局部区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在污染场地再利用过程中需要对具有环境风险的区域进行修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