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6卷  第1期

水污染治理技术
电子受体冲击条件下低有机质剩余污泥的高温厌氧水解酸化性能
吴光学, 李延晅, 王莹莹, 郭玉梅, 吴毅晖, 郭昉
2016, 6(1): 1-7.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01
摘要: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是其后续能源资源化的重要前提保障技术。针对低有机质剩余污泥,在55 ℃高温运行条件下,研究了电子受体冲击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运行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了水解酸化过程中水解、酸化效果和氮磷营养元素的释放。结果表明:采用短时曝气冲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厌氧水解酸化过程中污泥的去除率,短时曝气和对照组条件下污泥挥发性悬浮固体去除率分别为40%和31%。电子受体冲击条件下增加了溶解性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法)的产率,尤其是蛋白质产率。引入电子受体冲击主要改善固体物质的降解效率,并不影响酸化的代谢模式,酸化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主要以丁酸型为主。氨氮释放、三维荧光和分子量分布均表明蛋白质类物质的差异主要在于水解阶段产生溶解性蛋白质浓度不同,而不是酸化阶段造成的差异。电子受体冲击尤其是短时曝气冲击是强化污泥水解酸化的有效技术途径。
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去除铜绿微囊藻
柴仕淦, 贾钗, 李欣怡, 邹其超, 张金枝
2016, 6(1): 8-15.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02
摘要:
研究了5种不同结构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效率,对比发现具有Gemini双子结构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比普通的单链表面活性剂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效率高,且烷烃链越长去除效果越好。以去除效率最高的16-6-16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16-6-16用量、藻液浓度、pH及离子强度等对除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16-6-16用量的增加,藻细胞的去除率逐渐增加,在较高的藻密度(A683nm=0.402)下,仅需5 mg/L的16-6-16即可破坏藻细胞的完整性,导致其死亡,当16-6-16的用量达到20 mg/L时,24 h后的藻细胞及叶绿素a的去除率可达90%;固定16-6-16的投加量为20 mg/L,随着藻浓度增大,16-6-16的除藻效率提高;当铜绿微囊藻的光密度值在A683nm=0.402时,除藻效率最高;16-6-16除藻的最适宜pH为7~9;随着溶液离子强度增加,除藻效率降低。最后根据透反射生物显微镜观察灭藻前后藻细胞微观结构的变化及藻液Zeta电位的测试,初步探讨了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灭杀铜绿微囊藻的机理。
强化混凝技术处理二沉池出水的正交试验研究
俞岚, 吕尤, 李晓倩
2016, 6(1): 16-21.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03
摘要: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拟采用强化混凝技术进行深度处理后用作邻近发电厂的冷却用水。为了指导生产运行,采用正交试验对强化混凝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助凝剂投加量>搅拌转速>接触污泥浓度>絮凝阶段的pH。强化混凝技术处理该二沉池出水的最佳运行工况:PAM浓度为0.3 mg/L,接触污泥浓度为2.5 g/L,搅拌转速为80 r/min,pH为6.0。在最佳运行工况下,浊度由10.0 NTU降至0.5 NTU以下,TP浓度由1.5 mg/L左右降至1.0 mg/L以下,最低可达0.2 mg/L,优于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的相关要求。
MgAl-NO3-LDH对水中无机砷、氟的吸附/脱附性能研究
梁杜娟, 邱忆南, 吴敏, 杨晓晶
2016, 6(1): 22-25.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04
摘要: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硝酸根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NO3-LDH),研究其对水中微量As(Ⅲ)、As(V)和F-的吸附行为;同时使用酸盐法对吸附砷、氟后的材料进行脱附,检测其脱附后的再吸附性能。结果表明:MgAl-NO3-LDH对As(Ⅲ)、As(Ⅴ)和F-的吸附容量分别为0.026、0.11和3.8 mg/g;MgAl-NO3-LDH吸附砷与氟的主导机理均为离子交换;再生后材料对As(Ⅲ)的吸附容量(0.014 mg/g)有所减弱,但对As(Ⅴ)的吸附容量(0.099 mg/g)依然较强。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天津市不同功能区APEC会议期间大气污染物特征及污染成因分析
魏金来, 王浩, 高健, 王淑兰, 柴发合
2016, 6(1): 26-3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04
摘要:
为研究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天津市采取大气污染应急防治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利用3个不同城市功能区站点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2013年和2014年及APEC会中、会后空气质量达标情况,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以及污染物特征浓度比值。结合后向气流轨迹模式对典型重污染过程污染物来源和传输过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市区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较明显,NO2、PM10、PM2.5、SO2、CO平均浓度同比分别削减了20.3%、41.2%、23.6%、52.2%、6.9%,但因受区域传输的影响,背景站点空气质量却有所恶化。
建筑室内氡污染研究进展
田蓉, 刘迎云
2016, 6(1): 35-4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06
摘要(1759) PDF(824KB)(1515)
摘要:
为有效防护与控制建筑室内氡污染,从建筑室内氡污染现状、污染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相关控制标准和防控措施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近年我国大部分城市或地区建筑室内氡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主要受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影响;国外建筑室内氡污染水平相差甚大,主要受地质影响。室内氡污染对人体具有强致癌风险,且与吸烟有协同效应。中国与北欧和北美地区针对室内氡污染问题均制定了一系列控制氡污染的标准及减排措施。通过对国内外建筑室内氡污染的研究总结,并根据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
流域污染治理技术
辽河保护区七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李蕊, 段亮, 王思宇, 宋永会, 刘瑞霞, 郅二铨
2016, 6(1): 43-4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07
摘要:
以辽河保护区七星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相关性分析法筛选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构建了由化学需氧量(CODMn)、总磷(TP)浓度、氨氮(NH3-N)浓度、叶绿素a(Chl-a)浓度、溶解氧(DO)浓度5个指标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表征湿地生态系统的水环境质量、水生生物和栖息地环境质量特征;运用综合指数法对七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七星湿地13个采样点中,6个为亚健康等级,6个为一般病态等级,1个为疾病等级;七星湿地总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亚健康等级。
基于三角随机模拟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王月, 安达, 席北斗, 唐军, 梁欢欢, 张伯强
2016, 6(1): 49-56.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08
摘要:
基于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将三角模糊数和随机模拟方法进行耦合,建立基于三角随机模拟的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我国北方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进行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6口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的儿童健康风险均超过可接受水平,其中Z1和Z2监测井的风险值均分布于Ⅲ、Ⅳ 2个风险等级;3口监测井的成人健康风险超过可接受水平,其中Z6监测井的风险值分布于Ⅴ、Ⅵ 2个风险等级。与常规确定性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确定性评价方法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不仅可以判定地下水污染可能隶属的风险等级,而且可以定量得出其相应的概率水平,可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精确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信息,为地下水污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标识污染功能指数的创建及在汉江水质测评中的应用
刘超, 成定北, 李寒松, 李志安, 李昊, 成国俊, 王霞
2016, 6(1): 57-6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09
摘要:
为准确测评汉江安康段水质,基于水体水质评价的确定性方法,以GB 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建立标识污染功能指数进行水质测评,并与以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建立的污染指数测评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汉江安康段为地表水Ⅱ类水质,为宜渔水体区,属氮磷轻微污染水域。标识污染功能指数测评结果与叠加污染指数法、算术平均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高度拟合,能准确表达水体质量和功能,并可进行水体间相互比较。说明标识污染功能指数可作为汉江水体的测评指标。
人工水草技术在波罗江农田排水硬化沟渠中的应用
滕庆晓, 庞燕, 胡小贞, 王涌涛, 黄天寅
2016, 6(1): 65-71.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10
摘要:
针对农田排水沟渠硬化,缺乏天然净化能力的问题,根据生态截污沟渠原理,采用人工水草技术进行大理市波罗江农田排水水质的原位净化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水草对农田排水具有良好和稳定的净化效果,当沟渠进水CODMn为3.8~7.3 mg/L,TN、TP和NH3-N浓度分别为1.18~2.65、0.05~0.19和0.45~0.83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1~2.5 h时,经人工水草处理后,农田排水CODMn、TN、TP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0.86%~40.35%、13.04%~60.52%、15.65%~48.68%和13.59%~55.13%。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多晶硅片环境影响研究
谢明辉, 阮久莉, 乔琦, 李海玲, 王文静, 吕芳, 张嘉
2016, 6(1): 72-77.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11
摘要:
选用我国终点破坏类影响评价模型(Chinese endpoint damage model,CEDM),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法研究了我国多晶硅片生命周期环境影响。通过座谈和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得多晶硅片生命周期能量物质的输入/输出和环境外排数据。结果表明:从环境影响的最终破坏受体来看,我国多晶硅片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方面,占70.21%;其次是对资源衰竭方面的影响,占26.22%;而对生态系统的损害最小,仅占3.57%。从各环境要素来看,由多晶硅原料带来的环境影响是所有环境要素中最高的,占70.83%;其次是电耗和砂浆液,分别占19.44%和7.62%;生产过程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仅占0.07%。降低多晶硅片环境影响应首先考虑减少原料消耗;其次考虑节能和废砂浆循环利用。我国多晶硅片环境影响略高于欧洲平均水平,主要是由原料端(高纯多晶硅)差异导致。
不同电子受体作用下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研究进展
侯晓鹏, 李春华, 叶春, 许士洪, 郑向勇
2016, 6(1): 78-8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12
摘要:
电子受体作为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必需物质,对不同类型微生物的数量及其代谢能力有重要影响。笔者分析了不同电子受体对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影响。对好氧降解(氧气为电子受体)菌种类及降解途径进行了总结;厌氧降解方面,概述了硝酸盐、硫酸盐、金属离子(Fe(Ⅲ)或Mn(Ⅳ))、碳酸盐为电子受体的研究进展。此外,对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述与展望。
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研究
于泓锦, 周炳炎, 鞠红岩, 李淑媛, 郑洋, 王健媛
2016, 6(1): 85-89.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13
摘要:
进口废物管理目录是我国进口废物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通过梳理该目录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其制定原则、适用范围以及依据环境污染风险为基础的差别化管理制度。同时指出:进口废物管理目录存在着先天性设计不足、不细致,目录动态调整过程缺乏严格调整程序和方法等问题,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尽快明确进口废物目录调整程序及原则,并探索新的废物管理目录模式。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国内外土壤砷污染及其修复技术现状与展望
纪冬丽, 孟凡生, 薛浩, 郭金辉, 王业耀, 杨琦
2016, 6(1): 90-99.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14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土壤砷污染现状,探讨了固化/稳定化修复、土壤淋洗修复、电动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农业生态修复技术在土壤砷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及各自优缺点,并指出土壤砷污染修复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一步研究修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需开发新技术并应用于土壤砷污染修复,注重多项技术联合修复土壤砷污染的研究。
环境监测与监控技术
甲醇中十氯酮溶液标准样品不确定度评定
王伟, 董金斌, 杨刚, 赵亚娴, 房丽萍, 田文
2016, 6(1): 100-10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1.015
摘要(1831) PDF(739KB)(1211)
摘要:
介绍了甲醇中十氯酮溶液标准样品的研制过程,该标准样品采用称量法制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测,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全面评估,并与国际同类标准样品进行了量值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溶液标准样品均匀性良好,在18个月内质量稳定,与国外同类标准样品具有量值一致性,可用于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